台大醫網 NO.156

13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年提出最新診斷標準,列出 11 項臨床 及 7 項實驗室準則,患者須符合其中 4 項、且至少各具有 1 項臨床和實驗室準 則,或是腎組織切片證實有狼瘡性腎炎 ( lupus nephritis )且血清中的抗核抗體 ( ANA )或是抗 dsDNA 抗體為陽性,才 能確診為 SLE 。 紅斑性狼瘡的治療 治療目標: 由於 SLE 個體間異質性及疾病易變 性高,會根據病人的臨床表現及實驗室 數值選擇適當的療法。共同目標不外乎 預防疾病復發並侵犯多重器官、改善預 後、減少藥品副作用發生、並提升生活 品質。 臨床上會根據病人疾病活動度、嚴 重程度、以及過去用藥對疾病改善的情 況作出適當的用藥選擇。日後臨床緩解 的程度及實驗室數值變化,是作為判斷 治療是否有效的標準。 藥物治療: 以症狀緩解藥物( Symptomatic and supportive care )及免疫抑制劑 ( immunosuppressant )兩大類為主, 常合併使用;嚴重 SLE 併發的多重器官 疾病則有其他藥品治療。 一、症狀緩解藥物:改善臨床常見症 狀,包括皮膚斑塊、關節發炎等。 (一)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 Nonsteroidal An t i - i n f l amma t o r y D r ug s , NSAID ):一般用來治療肌肉或關節 發炎、止痛,是常見的用藥,用在 SLE 病人可以緩解全身關節的發炎 及疼痛狀況。但此類藥品會影響腎 功能,對於有狼瘡性腎炎的病人需 特別小心。另外, NSAID 對於心血 管及腸胃道都會有些副作用,長時 間使用須經由專業醫師評估。 (二)奎寧類抗瘧疾藥:此類藥品如 hydroxychloroquine ( Plaquenil ® )。 在臺灣常用於治療自體免疫疾病, 用於 SLE 可降低疾病活動度及改善 生存率,與類固醇合併使用能降低 類固醇劑量以減少副作用。奎寧類 也同時具有抗發炎、免疫調節、以 及抗血栓的功能。抽菸會降低此類 藥品的血中濃度,影響治療效果。 常見的副作用為腸胃道不適及皮膚 反應,但都不常見且不嚴重。較嚴 重的副作用為視神經毒,但通常是 使用高劑量或使用五年以上才會發 生,故長期需使用此類藥品的病人 需定期接受視力檢查。 二、免疫抑制劑 (一)類固醇:俗稱「美國仙丹」,可單 獨或與其他藥品合併使用效果比其 他免疫抑制劑來得快,因此大部分 SLE 病人都會使用此類藥品來緩解 及控制症狀。此類藥品早在 1950 年代就被使用來治療 SLE ,但由於 每位病人病情不盡相同,目前仍未 定義出理想的劑量準則。一般在急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