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56
vol.156 . 2018 . 11 月 12 專題報導 藥劑部藥師 劉子瑋 疾病簡介 紅 斑 性 狼 瘡(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簡稱 SLE )屬於自體 免疫疾病,患者臉部常會出現典型的紅 斑,也因斑塊形似蝴蝶狀,又稱作「蝴 蝶病」。致病原因至今仍未明確,但 與宿主的免疫系統異常產生自體抗體 ( Autoantibody )攻擊全身細胞有關, 患者常有多重器官的問題。盛行率為每 10 萬人中就有 20 ∼ 70 人會發病,其中 女性的比例約為男性的 10 倍,且最常 發生在青春期至四十多歲的育齡女性身 上。此疾病也受到基因、地理環境等多 種因素影響。 紅斑性狼瘡的藥物治療 美國風濕病醫學會於 1997 年列出 11 項診斷標準,包括臉上出現蝴蝶狀紅 斑、光敏感、口腔潰瘍、盤狀丘疹、漿 膜炎(肋膜、心臟、腹部積水)、關節痛 或關節炎、腎功能異常(尿蛋白或細胞 圓柱)、神經異常(痙攣、精神病)、血 液異常(貧血、白血球、淋巴球或血小 板過少)、免疫異常(如抗 dsDNA 抗體、 抗 Sm 抗體、抗心脂抗體升高)、抗核抗 體陽性反應等。當以上 11 項症狀中出現 4 項或 4 項以上時,即符合全身性紅斑性 狼瘡的診斷。 由於上述標準仍有不足之處,故全 身性紅斑性狼瘡國際合作組織於 2012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