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56
11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腸繫膜淋巴結的樹突細胞變少了,同時 因為淋巴管發炎後「漏水」,許多腸道菌 及中性球等免疫細胞都藏到腸繫膜脂肪 層,造成對抗細菌的反應變差了,而自 體免疫的反應卻變強了。當然這個研究 要完整釐清僵直性脊椎炎或反應性關節 炎( reactive arthritis )的直接病理機轉, 還是有很大的距離。 如前面提及膠囊咖啡機因生物膜 ( biofilm )的影響,改變了菌種生態多 樣性;假性結核耶氏菌造成一連串組織 傷害,也大大改變人體內免疫系統的平 衡,影響腸道細菌的菌落生態。由於共 生菌也在其中扮演角色,實驗團隊最後 用小鼠透過廣效性抗生素試驗,確實可 減少後續這些免疫失調,及恢復較為正 常對抗病菌( Th17 )的反應。 這也讓我們去思考,為什麼自體 免疫疾病復發,雖然沒有很明顯的感 染,經驗性抗生素治療也能帶來暫時性 臨床上的改善。而且僵直性脊椎炎患者 所使用的一種藥物也包含了抗生素的前 驅物,磺胺藥(撒樂/斯樂腸溶錠) ( sulfasalazine, salazopyrine )。 紅斑性狼瘡(SLE)與細菌的關係 紅斑性狼瘡( SLE )最近與細菌的關 聯性的研究,則是耶魯大學曼弗雷多 · 維 埃拉等人,剛確定了一種腸道微生物腸 球 菌( Enterococcus gallinarum ) 的 角色。這種腸道微生物腸球菌從腸道移 植到具有狼瘡特性免疫缺陷的小老鼠身 體中,會發現作用於腸道、肝臟和淋巴 器官中,也會導致腸道保護屏障崩解, 和致病性( T 輔助)免疫細胞在此作亂。 然後,這樣紅斑性狼瘡的肝臟的發炎, 以及淋巴器官的發炎,可以藉由萬古黴 素治療,以及針對該特別種類腸球菌的 疫苗接種,得以治療或預防避免 SLE 相 關病變的產生。在自身免疫性肝臟炎及 紅斑性狼瘡患者的肝臟活組織檢查中, 也發現了同樣的細菌。 假如,細菌是很重要的關鍵,也許 我們就有機會漸漸減少類固醇等免疫調節 劑的使用,而可以研發治療或預防型疫 苗。當然,科學家還有很大段路要努力。 總結一下,免疫系統實在比我們想 像中複雜得多,回到本文一開頭,膠囊 咖啡機裡面有細菌嗎?當然是有的,而 且還會變。僵直性脊椎炎及紅斑性狼瘡 跟細菌有關嗎?確實有越來越多證據, 給我們肯定的答案。所以在此抗生素問 世 70 多年的今日,自體免疫相關疾病會 有什麼改變,也值得進一步探討。 本文感謝臺北醫學大學鍾筱菁助理 教授提供咖啡機論文相關寶貴資訊。本 文的內容其中三分之一,也曾獲刊登於 2016 年 5 月風臺灣的風濕病學會的會訊。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