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80

vol.180 . 2020 . 11 月  8 專題報導 中毒的重要致病原。此外,仙人掌桿菌 也會造成傷口感染、中樞神經感染,甚 至於可能造成菌血症及心內膜炎,這些 嚴重感染常見於免疫不全的病患。 仙人掌桿菌食物中毒會有什麼症狀? 要怎麼治療? 大 體 而 言, 約 略 攝 入 10 5 ∼ 10 7 CFU/g 仙人掌桿菌所分泌的毒素會導致 食物中毒,不同毒素所導致的疾病樣態 可分為兩種型態,分別介紹如下: 一、嘔吐型: 攝食汙染食物後 0.5 ∼ 5 小時開始 出現症狀,主要以噁心嘔吐為主,偶有 腹瀉,通常 24 小時內緩解。此致病毒素 耐熱,因此隔夜食物再加熱也很難使毒 素活性消失。主要易受影響食物包含米 飯和其他穀物。 二、腹瀉型: 攝食汙染食物至症狀出現的潛伏期 較久,約略 8 ∼ 16 小時,主要症狀為腹 部絞痛及腹瀉,偶有噁心感,且症狀持 續較久,通常需一至兩天才會緩解。雖 此致病毒素不耐熱,但若攝入為會產生 毒素的仙人掌桿菌芽孢,仍可能無法單 靠食物加熱預防。主要易受影響食物包 含肉類及其加工食品、湯品、蔬菜和乳 製品。 因上述症狀通常輕微且會自己緩 解,因此無需特別的抗生素治療,只需 多休息補充水分即可。 如何預防仙人掌桿菌汙染及避免食物 中毒? 如上所述,一般食材的準備很難達 到無菌,而且一般食品無法完全不含仙 人掌桿菌的芽孢。避免仙人掌桿菌所造 成的食物中毒,重點在於減少食物中仙 人掌桿菌大量繁殖,才能降低食物中毒 的風險。因此,除食物製備需遵守良好 操作以符合衛生規範外,食品烹調後應 儘速食用,如未能立即食用需使用高溫 保溫,至少攝氏 65 度以上;如需冷藏, 避免於室溫放置過久,且冷藏溫度需低 於攝氏 7 度以下。米飯為國人常用的主 食,且為仙人掌桿菌容易污染的食物, 因此無論是白飯或炒飯,均需遵循上述 原則,應避免在室溫下放置時間過長, 且食用前記得徹底加熱,減少中毒風險。 總之,熟記食物安全守則:食材新 鮮、手部衛生、器材保持乾淨、生熟食 分開處理、食物徹底加熱、注意保存溫 度,才能減少仙人掌桿菌或其他微生物 造成的腸胃炎。讓我們一起「食在安心」。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