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80

流失,而讓孩童有脫水的風險。 慢性腹瀉的常見原因大多為: ( 1 )急性腸胃炎後的恢復期: 因孩童腸黏膜修復中,可能有幾周 的時間排便次數較多,但不致於影 響營養吸收及脫水症狀。 ( 2 )感染使用抗生素後所導致的腹瀉: 通常輕微,可能是因抗生素副作用 或腸道菌叢不平衡所致。 ( 3 )因飲食而導致的腹瀉: 可能攝取過多單醣類食物、乳糖不 耐症或是食物過敏所致。 ( 4 )發炎性腸道疾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 潰瘍性結腸炎以及克隆氏症,因腸 道發炎而致慢性腹瀉的疾病。 ( 5 )大腸激躁症(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 常發生於青少年,症狀會以腹瀉、 便祕交替出現。 ● 飲食建議 針對腹瀉孩童的飲食建議,需先監 測孩童是否有脫水的症狀出現。對於未 脫水的孩童,飲食上不須過多的限制, 不須特別使用清流質的飲食,只要避免 刺激性及油脂含量高的食物攝取(例如: 辛辣食物、炸雞、洋芋片、玉米濃湯等 等)即可。正在哺餵母乳的嬰兒,亦不 需停止母乳哺餵,持續觀察再做調整, 但若為嚴重腹瀉時,可以考慮選擇無乳 糖奶粉。病童出現輕微脫水的情形時, 則需特別注意水分攝取,可補充電解質 的補給飲料,以避免孩童脫水及電解質 不平衡的情況發生。 過去認為有些食物可能可以暫時緩 解孩童腸胃不適、腹瀉的情形,例如以 前有文獻指出可以食用 BRAT 飲食,這 是由 Bread (麵包)、 Rice (米飯)、 Applesauce (蘋果醬)以及 Toast (吐 司)四種食物的開頭字母所組成,因其 大多會以澱粉質的食物為主,溫和、 低纖維、且蛋白質與脂肪含量低。但 近年來,美國兒科醫學會表示,此種飲 食並不被建議,因為若持續這樣的飲食 模式,無法提供孩童身體足夠的蛋白 質、脂肪和營養,不適合長時間使用。 專家建議,腹瀉發生時,孩童以均衡飲 食為主即可,並避免刺激性及油脂含量 高的食物,倘若糞便中有血絲,請立刻 尋求醫療協助。倘若病童有合併嘔吐的 情形,則須採少量多餐,以緩解嘔吐情 形,避免嘔吐狀況加劇。 一項綜合研究分析發現,孩童 在急性腹瀉時,若使用益生酵母菌 Saccharomyces boulardi i 10 9-10 CFU ,可降低孩童腹瀉持續的時間,平 均降低 19.7 小時,亦可降低糞便的頻 率。在預防腹瀉上,文獻指出,足月兒 且年齡 6 個月到 3 歲的孩童,規律補充 益生菌 Lactobacillus reuteri 1 x 10 8 CFU , 15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