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79

vol.179 . 2020 . 10 月  18 兒童專欄 行,享受眾樂樂的熱鬧感,那麼趕緊查 看行事曆、拿起電話呼朋引伴,安排一 場美食饗宴或旅遊行程吧。 運用資源 現代人孩子生得少,常常好幾位 大人照顧少數幾個小孩,隔代教養的情 況也不罕見,長輩協助照顧孩子,勢必 減輕父母經濟和實際照顧上的壓力,妥 善運用長輩的閒暇時間,讓有能力也有 意願照顧孫子的長輩幫忙,對於拉近祖 孫之間感情也有助益。然而,帶養孩子 的人不同,常面臨教養不一致問題, 建 議家長在可接受的範圍內給予長輩決定 權 ,如此的彈性是 因為孩子具有和不同 人相處時轉換不同行為模式的適應力 (好 比俗諺「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若長輩的教養方式與父母對孩子的核心 教育理念背道而馳,則父母可選擇與長 輩溝通,或權衡利弊得失後調整孩子的 照顧安排。 除了少子化,現代社會面臨老年人 口增加,長輩的健康也常是三明治族掛 心和實際承擔的責任,除了與手足或其 他家人一起討論、共同分擔(有錢出錢, 有力出力),若能妥善 運用政府的長照資 源 ,不論是短期的喘息服務、照服員送 餐、打掃和清潔,或是長期養護機構或 輔具經費補助,或多或少能減緩照顧者 的壓力和負擔。 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尚在發展、兒 童青少年活蹦亂跳又血氣方剛,都可能 會生病或受傷。就醫或住院後陪病或照 顧需求可能影響家長工作安排,若無法 工作導致經濟負荷沉重,可請求親友 支援,一起輪班照顧孩子,或接洽社 福單位及醫院社工,申請急難救助金等 資源。另外,擔憂孩子病痛與生活變動 造成的心理壓力,家長也得時時調適, 除了跟信任的人傾訴,也要留意自身的 飲食、睡眠和情緒是否穩定,必要時至 緩慢呼吸 1. 調整成舒適、自在的姿勢,試著由鼻子吸氣、嘴巴吐氣。 2. 吸氣時,維持鼻子輕鬆吸氣,不需刻意做深呼吸。 3. 吐氣時,將雙唇輕輕閉上,僅留小縫隙吐氣,著重在將氣慢慢吐出。 4. 輕吸慢吐為一次呼吸循環,重複練習約 10 ∼ 15 分鐘。 5. 專注於體會緩慢呼吸的過程,告訴自己不必一定要達到什麼速度, 重要的是去感受緩慢呼吸。持續上述步驟後,感覺我們自己的狀態。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