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79
17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應學校和社會的過程可以想見要面對不 少壓力,家長一不小心忽略或管教方法 不當,孩子行為和情緒問題就跑出來, 臨床上常見到因孩子問題或親子衝突而 求助的家長。另外,教養孩子的過程, 和長輩的世代差異常有不同的帶法和教 法,與長輩同住難免教養不一致(不說 長輩,有時父母間對處理孩子問題的方 式意見就相左了),對於孩子的規範可能 產生不良影響,這些都是壓力源之一。 如果遇到長輩健康亮紅燈,往往需要花 時間、金錢或心理能量來提供長輩協助。 工作與生活 工作與經濟也常是現代社會中三明 治族常面臨的壓力,除了工作表現、同 事相處與工時過長等壓力,為了顧及工 作與家庭,許多家長上班前與下班後需 要接送小孩,如果面臨加班就需要找人 幫忙接送或尋找安置小孩的地點,回到 家也常因為家事、小孩的日常照顧和功 課而忙碌著,一整天就像陀螺一樣轉個 不停。 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一直是門學 問,有些人選擇當全職爸爸/媽媽,上 班與下班便沒有清楚的界定與劃分,好 像沒在工作,但事實上是一直在上班、 沒有放假,雖然從和孩子相處的點點滴 滴中感到幸福與滿足,但生活型態的單 調與重複常常造成心理的耗損,有時不 免問自己「這是我要的生活嗎?」或是 「扣除孩子和工作,我還剩下什麼?」。 沒錯,在家庭中我們常身為給予和付出 的照顧者角色,但你在忙碌的生活中有 沒有照顧好自己?除了家庭和工作,你 可能有自己的興趣喜好、人際交友圈、 也有夢想和人生計畫,到底該如何在所 愛所選的生活中,兼顧自己與家人、活 出精彩人生呢? 將夾心餅乾的處境轉成平衡協調蹺 蹺板: 自我照顧 「 把自己照顧好,才有辦法提供別 人好的照顧 」,這是一個定律卻經常被忽 略,有些人責任感強、肩上擔子重,個 性「ㄍ一ㄥ」、很能忍,卻忽略情緒壓力 會影響身體和人際關係,「報喜不報憂」 的模式不是長久之計,適度向他人反應 自身需求、尋求他人支援和協助,都是 很重要自我照顧和照顧家人的方法。忙 碌的生活步調,為家人勞心勞力,適時 向另一半(或其他家人)告假、偷一點 時間自我沉澱,不管是靜態的閱讀思 考、靜坐冥想、或只是睡個好覺,抑或 是動態的運動健身、旅遊健行、聚會聊 天或學習感興趣的課程,只要是做自己 喜歡的事,都是讓自己放鬆的方式,充 飽電再出發! 有的人享受獨處,或是空閒時間 較少,不足以安排完整的活動,那麼我 會建議你運用「緩慢呼吸」來因應生活 緊湊的步調、調整生活模式與身體狀態 的緊鬆度。相反地,有些人喜歡結伴同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