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79
兒童專欄 ◆ 臨床心理中心臨床心理師 陳思臻 vol.179 . 2020 . 10 月 16 三明治族的壓力與調適 三明治族的為難讓我說給你聽: 夾心餅乾,兩面夾擊 打從出生開始,我們就「身兼多 職」,小孩、孫子、弟弟/妹妹⋯,在不 同關係中我們有不同稱謂和身分,與人 互動方式也不盡相同,像是有孩子會在 「吵鬧就給糖」的照顧者面前特別好哭, 但在「哭鬧也無法得逞」的照顧者面前, 情緒較為壓抑,相對自我控制。進到不 同的人生階段,我們會開啟新的角色, 也可能因角色的轉換而比較能理解其他 人的狀態,「養兒方知父母恩」便是最好 的寫照。 不同人生階段需面對不同的課題與 角色任務,壯年階段常見的議題為成家 立業與養兒育女,加上逐漸邁入老年期 的父母,可能有扶養照顧的需求,或是 相處、溝通上的議題,有時讓人感到分 身乏術、身心俱疲,這種同時有子女、 長輩需要照顧和扶養的人,俗稱「三明 治族」,根據人力銀行調查顯示,臺灣三 明治族比例高達 77.9 %。 孩子長大的過程,需要父母費心 耗時投入,從原本生理需求的滿足(俗 稱「吃飽睡,睡飽吃」),到後來行動上 獨立自主,但心理需求卻逐漸增加,適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