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78
1. 認知發展遲緩 (認知全面遲緩、內部 能力表現不一致)。 2. 語言發展遲緩 (說話異常、語言理解、 語言表達、混合性語言)。 3. 知覺動作發展遲緩 (粗大、精細動作、 感覺統合失調 、動作靈巧與協調度異 常)。 4. 社會情緒發展遲緩 (情緒表現、人際 互動、環境適應)。 5. 感官功能發展遲緩 (聽力、視力)。 6. 其他發展遲緩 (視知覺、聽知覺、注 意/執行功能、過動/衝動)。 當孩子出生後,每次預防針注射的 兒童健檢中都會進行發展篩檢,藉由臨 床檢查與填寫健兒手冊中的發展篩檢, 可以找出有發展遲緩疑慮的孩子。家長 們千萬勿因傳統「大雞晚啼」或擔心孩 子被標籤化而延誤就醫。藉由早期發現 與診斷,並及早介入,才能使孩子的發 展潛能發揮到最好。 我可以在哪裡找到適合孩子的早療 服務? 臺灣的發展遲緩兒童早期介入(以 下簡稱早療)目前在三個服務體系進 行,包括醫療體系(醫療院所)、社福系 統(社福機構、兒童發展中心)與教育 系統(特教資源中心、幼兒園)。大部分 三歲以下發展遲緩嬰幼兒在醫療單位, 由家長陪同兒童,接受專業的物理、職 能、語言、認知、情緒等療育訓練課程。 聽說早療課程愈多愈好,是真的嗎? 當然不是,早療若要成功,應該是 家庭參與愈多愈好,而非像上補習班, 把孩子放進各種課程,家長只在門外等 候,期待開門後孩子就會進步。 近年來,「以家庭為中心」是現代 全世界兒童早療之趨勢,強調家庭之使 能、增能及能力建構。由評估一開始就 要家長一起參與,且目標與介入策略也 根據家庭生態或作息一起擬定。療育重 點在於讓專業人員協助家長增加親職能 力,讓家長能具備居家訓練的能力與自 信。而家長們也有權利與義務在療育時 參與其中,才能瞭解與學習到執行訓練 活動的原理與技巧,絕對不是在治療室 外等待就好。 對於有心想要在家中進行訓練卻常 遭遇挫折的家長們,以下幾點建議應可 協助使家長們在家中進行訓練活動時更 加順利有成效: 1. 挑選合適目標與設計出家中可執行活動 2. 融入日常生活作息 3. 增強孩子活動動機 4. 增加與孩子的互動 家長在日常活動中可先觀察孩子的 表現,允許孩子有嘗試錯誤的機會;千 萬不要一味只想著孩子每次都要很快地 作出正確的反應或表現,或是給予太多 的指責與教導。以上的方法需要經過與 專業人員的討論,可先以一兩個作息活 動開始練習,並密集地確認家中執行情 況,遇到困難找出原因加以解決。當這 一兩個活動能順利執行,就是後續一連 串成功的開始。所有的家長都可以經過 練習成為孩子的絕佳訓練導師與遊戲夥 伴,加油! 21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