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71
vol.171 . 2020 . 2 月 12 專題報導 定及低劑量肺癌篩檢電腦斷層檢查等進 階影像檢查。 ● 胃腸鏡套裝 無痛腸胃鏡檢查可以讓受檢者在舒 適的情況下,檢查食道、胃、十二指腸 與全大腸的健康狀態。在檢查過程中, 若有發現病灶或是息肉,可同步進行醫 療處置,以有效降低消化道癌症之發 生。主要項目包含:內視鏡檢查無痛麻 醉、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下消化道內 視鏡檢查、碳十三尿素酶呼吸檢查(診 斷是否有幽門桿菌感染)等檢查。 ● 骨質健康套裝 骨質疏鬆症患者平時沒有特殊症 狀,不過一旦意外跌倒,往往容易發生 骨折,有年長者的隱形殺手之稱,因此 早期診斷及預防至為重要。透過骨健檢 套裝,可以了解受檢者的骨質健康狀 態,並透過專業諮詢提供改善方法。主 要項目包含:骨質相關生化檢查、骨質 密度檢查、全脊椎 X 光、十年骨折風險 評估等檢查。 ● 心血管套裝 心血管疾病為臺灣前三名之死因, 透過心臟血管攝影檢查,可以準確的偵 測心臟冠狀動脈阻塞程度。此外透過影 像檢查,亦可針對腦中風的危險性進行 評估。主要項目包含:相關血液檢查、 心臟超音波、頸動脈超音波、心律變異 分析、動脈硬化度分析、電腦斷層心臟 冠狀動脈血管攝影、腦血管影像等檢查。 ● 腦血管與認知功能套裝 在臺灣地區, 65 歲以上的失智症盛 行率約 8% ,腦中風則是造成國人殘障 的最重要病因。腦健檢套裝透過血液及 特殊腦影像檢查,並利用量表及認知評 估,可早期偵測潛在認知功能缺損、腦 血管病變與失智原因,以利介入延緩退 化及治療。主要項目包含:相關血液檢 查、頸動脈超音波、腦部核磁共振及血 管影像檢查、認知功能測驗等檢查。 ● 血管彈性套裝 血管彈性是用來檢測動脈硬化程 度,而內皮細胞功能失調更被視為動脈 硬化的先期指標。經由測量血壓變化及 超音波檢查,利用非侵入性方式來篩檢 血管彈性及內皮細胞功能,對於評估臨 床前期心血管疾病風險將有所助益。主 要項目包含:頸動脈超音波、心律變異 分析、動脈硬化度分析、血管彈性檢 查、 24 小時血壓監測(高階型)等檢查。 ● 影醫健檢套裝 若受檢者有癌症病史、癌症家族史 或想針對癌症進行高階影像檢查,健康 管理中心有專人針對受檢者的需求與身 體狀況給予個別的影像醫學檢查建議。 那麼,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健康 檢查呢? 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 教授提醒,健檢不是項目越多、越昂貴 就越好。重點在於不同疾病有不同的好 發年齡及風險因子,所適合的檢查時機 及類型自然也有所差異。最好配合個人 的健康情形,針對個人病史、家族病史 等,量身訂製;至於多久做一次健康檢 查,並沒有一定的標準:舉例來說,從 30 歲開始,可先從一般性的健康檢查項 目開始做起,如有家族病史或是不良生 活習慣,如癌症、早發性心血管疾病、 抽菸等等,則可考慮加入相關的項目; 40 歲以上未滿 65 歲者,建議可每二至 三年接受一次檢查,再針對高風險或醫 師建議項目做定期追蹤;年滿 65 歲以上 者,則可考慮每年定期做健康檢查。 即使健康檢查做得再完備,後續的 健康促進活動才是重點。當花了時間、 花了錢終於做完檢查,知道自己的身體 哪裡有問題後,也得改變不良的生活習 慣,或就醫接受適當的治療,而不是做 完檢查就算了。要健康,就要有促進健 康的實際行動,單靠檢查是絕對不夠的。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