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61
◆ 婦產部主治醫師 張廷禎 婦女骨盆器官脫垂與 婦女泌尿系統功能障礙 9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擁有健康知識‧豐富彩色人生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婦女骨盆器官脫垂,是一種相當常 見的疾病。精確的來說,婦女骨盆器官 脫垂,指的就是骨盆腔的內臟器官(如 子宮、膀胱、直腸、陰道)由陰道的孔 洞位移脫落出來(圖一),因此骨盆器官 脫垂的患者會產生頻尿、漏尿、排尿及 排便困難的症狀。 嚴重程度來區分,其中程度較輕微者占 50% ,中等程度的約 40% ,嚴重程度者 (整個子宮/膀胱外翻)大約占 10% 。 目前骨盆器官(子宮/膀胱/直 腸/陰道)脫垂的治療方式,包括行為 療法、骨盆底肌肉訓練治療、局部藥物 治療、使用子宮托,或是手術治療(表 一)。輕微者可以採取保守療法,中重 度者考慮手術療法。統計資料顯示,在 美國每年有 200,000 人接受尿失禁與 骨盆器官脫垂的矯正手術,在臺灣則有 8,000 ∼ 12,000 人接受這樣的手術,一 般而言,依各國不同國情,每年接受手 術的病患比例大約占總人口數的千分之 0.5 ∼ 1 。 手術的方式分成兩大方式: (1) 以自體組織進行修復( Native tissue reconstruction ),以及 (2) 以人工(網 膜)材料進行局部加強的手術( mash- based reconstruction )。這兩種方式 各有優缺點(表二),但是截至目前為 止,病患適合哪一種方式的手術仍然爭 論不休。臺大醫院在這方面已經累積超 過 3,000 例的治療經驗,基於對國人健 康的關注,故提出整合性的治療準則(表 三 , NTUH principles for POP surgical treatments ),讓即將求診的病患、讓 提供治療的醫師,甚至設計人工材料的 醫療生技公司可以作為診療的參考。此 外臺大醫院也自行設計出高性能的骨盆 圖一 婦女骨盆器官(子宮/膀胱/直腸/ 陰道)脫垂 婦女懷孕和生產是骨盆器官發生脫 垂的最常見原因,其次是產後時期的恢 復不夠周全,以及局部組織後續的老化 現象(後來的長時間裡持續累積擴大的 傷害)等等因素。據統計,自然生產 2 胎以上的婦女,終其一生發生脫垂的風 險值為 10 ∼ 20% ,生產次數愈高者,其 風險愈高。若計算發生尿失禁的比例, 則其發生率更可以達到 20 ∼ 50% 。以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