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61

vol.161 . 2019 . 4 月  8 專題報導 症狀 下腹部(或骨盆)疼痛最常見,其 他症狀如異常的陰道分泌物、異常子宮 出血(例如性交後或經期間的不規則出 血)、性交疼痛、解尿疼痛或發燒寒顫。 原因 常見的致病菌包括淋病雙球菌、披 衣菌,或是多種細菌同時感染,而性行 為傳播為主要的感染途徑。 風險因子 多重性伴侶、無防護措施的性行為 (未使用保險套)、過度陰道灌洗、有性 傳染病或骨盆腔發炎病史。 診斷 首先需排除其他可能也以下腹痛為 症狀的疾病,例如卵巢腫瘤扭轉或破裂 出血、子宮外孕、盲腸炎或憩室炎。骨 盆腔發炎以臨床內診評估為主要診斷方 圖二 骨盆腔發炎疾病為女性生殖道(包括陰道、子宮頸、 子宮、卵巢及輸卵管)的感染 (圖片來源:Drshabnamnazshaikh) 式,可能輔以陰道/子宮頸微生物培養 以作為抗生素選擇的參考;在不易診斷 或複雜性骨盆腔發炎的個案,超音波、 腹腔鏡檢查也能作為診斷的輔助依據。 治療 若診斷為骨盆腔發炎時,醫師會開 立一至兩週的廣效性抗生素,服用抗生 素就可以改善。若在口服抗生素治療後 無改善、持續發燒或合併其他症狀(例 如全身倦怠、噁心、嘔吐)、懷孕或有骨 盆腔膿瘍,則在醫師評估後需要住院治 療、或進行膿瘍廓清(引流)手術。 預防 性行為時有防護措施、減少性伴侶 人數、避免過度陰道灌洗、若有症狀及 早就診治療。若為性傳染病,應建議性 伴侶就診並評估是否需要同時治療,如 此可減少再次(或反覆)感染的機會。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