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54

藥殘留監測兩層面雙管齊下作管理,除 了輔導農民遵守相關農藥使用的規定 外,並以核發吉園圃標章作為安全認證 的標準。生產者對於農藥的施用、管制 和採收點等等,均須符合相關規定,且 產品經檢驗合格,才能領用吉園圃標 章。這些規定透過教育和宣導,讓農民 可以自由選擇是否加入吉園圃標章,也 讓民眾在購買蔬菜水果時可依據此安全 認證作為選擇參考。有人或許會覺得標 章認證並非採高規格把關,但是在這茫 茫食品界中,標章還是有其值得鼓勵和 肯定的價值。 要確定農藥殘留量是否安全,須經 過毒性試驗,每種毒性都有標準值要去測 試,經過大量數據的毒性試驗後,才能成 為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訂定檢驗標準值的依 歸,農政單位針對高毒性的農藥標的,也 希望能漸漸做一些退場機制的準備。然 而,只要我們所購買的食物曾使用農藥, 就不免或多或少會有殘留,而不時出現某 某超市產品農藥檢測不合格的新聞報導, 也讓大家對於食物中農藥的殘留聞之色 變。如何選購符合安全劑量的食物,在此 提出以下幾點作為參考: 一、民眾要選擇貼有標章值得信任的食 物,農政管制單位要協助農民與業 者進行標章的管控,讓執行措施更 徹底、讓標章更具公信力,並透過 輔導和教育,使更多農民與業者願 意加入符合標章規範的行列。 二、對於小農的農產品,其安全性相較 其他已參與標章認證的農民農產品 來講,更不清楚,因此農政單位要 更用心介入輔導,確保其農產品符 合安全標準。 三、針對如何減少食物上的農藥殘留, 一般提到以大量清水沖洗的方法, 僅對水溶性農藥是有效的,尤其 是葉菜類表面殘留的農藥。然而, 農民對於何時為禁止施藥期和適當 採收期,在採收端來說是很困擾 的,民眾對此也很恐慌,解決的辦 法還是要從農政單位端著手。除了 建立農民用藥標準流程和輔導機制 外,同時也要對農產品進行適度地 抽查和檢驗,並公布不良廠商。雖 然可能因此會造成部分廠商農產品 滯銷,但是透過這些機制的確實運 作,才能讓民眾食用農產品有相對 的保障,也才能保護遵守規範的農 民與廠商。農民依照標準施藥流 程,農藥殘餘量超標的機會就會減 少,透過民眾選購標章農產品的選 擇權機制,會讓這個制度更上軌 道,也會增進選購食品的安全性。 至於,之前政府公告修訂「農藥殘 留容許量標準」,提高部份水果的農藥殘 留容許量,是否會導致罹癌機率增加這 個議題,一般會造成癌症的潛在因子相 當多,是否因為農藥殘留而增加罹患癌 症的機率,經過動物實驗,尚無法以這 個結論來概括,必須做更多的觀察和研 究,因此民眾也無須過度的擔心和恐慌。 vol.154 . 2018 . 9 月  6 發燒話題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