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54
vol.154 . 2018 . 9 月 22 保健園地 (四)接受手術治療的後遺症 1. 肛門括約肌閉鎖不全:手術同時切斷了 神經及肌肉而造成,即所謂「失禁」, 嚴重者往往放屁時就會噴便。 2. 肛門狹窄:手術切除痔瘡,會在肛門內 產生某種程度的疤痕,但有些病患的體 質較易引起疤痕而狹窄或缺乏彈性,造 成「排便困難」,需長期服用軟便藥。 3. 手術傷口癒合困難:常見於糖尿病、心 血管疾病患者或術後照顧不當。 4. 疼痛:因肛門狹窄導致糞便通過困難造 成肛裂,或排便後持續性疼痛。 5. 肛門搔癢:因分泌物增加而使肛門周圍 常潮溼不潔,易引起局部皮膚炎、溼疹 和肛門搔癢。 6. 糞便形狀改變:因肛門狹窄或失禁,常 為排便困難而便祕或少量稀便,糞便常 成扁形或細條狀,且常自覺排便不淨。 7. 術後出血:因痔瘡就是一種血管病,術 後縫合的粗血管結紮不夠緊、滑脫,或 結紮血管處發生感染導致;發生時需再 次進手術室把血管紮緊。 因此除非萬不得已或病患一再主動要 求,否則醫師不會主動幫病患執行痔瘡手 術,因此手術之後遺症及風險皆很大。 痔瘡的日常生活保健 本院目前對於痔瘡患者提供藥物治療 及手術治療,手術只是治療痔瘡的方法之 一,並不能斷了痔瘡的根,因此,預防痔瘡 產生或復發,主要還是從飲食和生活行為上 做調整是非常有必要的。 1. 保持愉快的心情及規律的生活,避免過 於忙碌及熬夜。 2. 養成每日排便的習慣,腸道因食物刺激 較易產生便意,故在飯後半小時到一小 時最易產生便意而保持排便順暢;且如 廁應速戰速決,不要拿報章雜誌閱讀。 3. 清潔肛門勿過度用力,可用不含刺激性 及化學成分的溼紙巾,輕輕擦拭,最好 以溫水清洗。 4. 日常作息注意不要久站、久坐或久蹲, 及腹部用力(腹壓增加)的動作,可多 利用時間走動、兩腳交替原地踏步的運 動,或回家後平躺將雙腿抬高 40 度維 持 20 分鐘,以利下半身血液循環,避 免靜脈過度曲張,隨時提醒自己姿勢多 變化,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或適當溫 水坐浴(水溫約為自己洗澡水的溫度, 以不過燙為原則,每日 2 至 4 次,一次 約 15 至 20 分鐘),或肛門收縮放鬆的 運動,以減輕下半身血管的壓力,以避 免及減少痔瘡復發;另建議孕婦可每 4 至 6 小時左側躺 20 分鐘,以減少子宮 壓迫下半身血管的壓力,造成肛門周圍 的血循變慢。 5. 飲食上建議可多食用高纖維食物,如菠 菜、芹菜、高麗菜、木瓜、香蕉、糙 米、玉米、燕麥片等,且每日的水分攝 取量需足夠,約 2,500ml 至 3,000ml (剛 起床空腹時即攝取 300ml 至 500ml ,可 增加腸道蠕動),並減少或避免攝取刺 激性食物,如咖啡、酒、濃茶、不易嚼 碎、過辣的食物等,以預防便祕。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