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54
21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血循變慢,痔瘡的症狀就更明顯。 3. 需經常腹部用力的工作,如舉重選手、 喇叭手、聲樂家等,因腹部經常用力, 連帶肛門也跟著用力,日積月累導致肛 門血液瘀積而形成。 4. 飲食方面,水分、高纖食物攝取不夠, 或過量飲酒及嗜食辛辣食物,而造成便 祕、腹瀉刺激直腸肛門處,使肛門血液 擴張充血,影響血液回流而腫脹。 5. 衛生習慣不好的人,上完廁所後,肛門 部位清潔不徹底,引起肛門周邊血管擴 張發炎,產生痔瘡。 6. 先天靜脈壁因遺傳基因造成薄弱無彈 性,較不能承受血管內壓力而慢慢擴張 變形,但此情形較少見,因痔瘡並不是 先天性遺傳疾病,而是家人生活飲食習 慣相近造成。 痔瘡發生時會出現哪些症狀? 肛門癢、腫痛、有腫塊脫出、排便不 清、排便時出血(建議至醫院詳細檢查,以 排除大腸直腸癌之出血,才能早期確診,早 期治療)。 要做什麼檢查來確診痔瘡呢? 1. 大腸直腸專科醫師之肛診。 2. 大腸(直腸)鏡檢。 痔瘡的治療 (一)非手術治療 1. 藥物治療:使用的藥物有止痛消炎藥、 軟便藥及肛門局部消腫止痛的栓劑或軟 膏,主要目的在防止痔瘡惡化及減輕疼 痛症狀,治標不治本。 2. 局部藥物注射療法、紅外線治療、冷凍 療法、雷射療法、超音波刀(諧波刀): 皆於門診治療,但較適用一、二級輕微 者,且大部分患者需多次反覆治療才能 達到理想效果。 (二)手術治療 1. 橡皮圈結紮法:為較簡單的手術,但需 接受多次療程且復發率高。 2. 傳統切除術:適用於第三、四級痔瘡, 術後會於直腸內放入止血棉以幫助止 血,術後首次排便時會被排出。此法相 對於其它術式較為快速,但成效不好, 稍有不慎易復發甚至產生後遺症,且病 人會經歷一週的疼痛期(有人形容比生 產痛),恢復期約需 3 ∼ 4 週的休息才 能恢復日常生活。 3. 環狀切除術 PPH :適用於第二至四級內 痔,使用健保目前並不給付的拋棄式環 狀吻合器械(約需自費二萬多元),但 不適合外痔病患,恢復期較短。 (三)術後注意事項 1. 溫水坐浴於排便後及早晚各一次,每次 約 20 分鐘;可促進傷口引流與血液循 環,以減輕傷口疼痛。(坐浴時請於坐 浴盆中加入優碘 0.5ml ,坐浴軟袋中加 入優碘 1ml ) 2. 傷口於術後幾天會有少許滲血、分泌物 及紅腫現象,應保持局部清潔及乾燥, 可使用日用型衛生棉墊並時常更換。 3. 返家後若有以下狀況時,需即時就醫: (1) 發燒≧ 38ºC 。 (2) 無法忍受的疼痛。 (3) 傷口嚴重滲血(滲出液呈鮮紅或暗 紅血水且 1 小時內日用型衛生棉墊 達全片以上或持續有出血情形)。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