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54

19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台大醫網 HEALTH NETWORK 常、對利便或軟便藥物無適當反應時,建議 轉診至兒童腸胃科,做更進一步的檢查,包 括直腸鋇劑攝影檢查、直腸肛門壓力檢查, 甚至直腸黏膜抽吸病理檢查⋯等等。 兒童便祕之治療 兒童便祕的治療可以分成以下幾點來討 論: (1) 家長與兒童的教育 (2) 解除糞便阻塞 (3) 預防再次便祕。 (1) 家長與兒童的教育 患有便祕尤其是合併肛裂出血的孩子, 經常因為有排便不適、疼痛或肛門出血的症 狀,造成他們更加不願意排便而有憋住大便 的行為,這個惡性循環最後會導致滲便的症 狀,造成家長與孩子的心理負擔甚大。因此 家長與孩子需要了解治療便祕的必要性,且 認知有可能需要 6 個月到 2 年的時間慢慢調 整飲食、藥物與生活習慣。如果沒有做好長 期抗戰的心理準備,無法配合醫師治療,便 祕的症狀有可能再度復發。 (2) 解除糞便阻塞 當要開始治療便秘時,孩子的直腸肛 門功能常因為慢性便祕造成直腸壓力感應受 器變遲鈍、大腸排便收縮力道不足等現象。 因此,一剛開始會使用利便劑或軟便藥物 幫助孩子先排掉宿便。本院兒童常用的藥 物有 Magnesium Oxide (氧化鎂)藥錠、 Lactulose (樂可樂舒)藥水,這兩種藥物 都是溫和的利便劑,在兒童的使用上是安全 的,但要注意服用藥物之後需要一段時間讓 藥效發揮才有利便的效果。若孩子的便祕症 狀嚴重,有時候也會使用甘油球或是 Fleet (護舒達)灌腸快速刺激排便。 (3) 預防再次便祕 清空宿便之後,治療進入維持期,此時 治療著重在排便習慣的訓練,慢慢恢復直腸 肛門的正常生理機能。對於便秘合併肛裂出 血的孩子,給予適當肛門黏膜恢復與癒合的 時間,讓他們感覺到排便不再是一件會疼痛 與流血的事情,他們的排便訓練才會成功。 待正常的排便習慣訓練完整後,利便或軟便 藥物才能安心的逐漸調降到完全停止,這是 一段需要家長與孩子一起努力的漫長過程, 稍稍一不小心便祕就有可能會再復發。 飲食習慣的改變在維持期也是很重要 的,除了適度的水分攝取,也要增加穀類、 蔬菜、水果等多纖食物的食用;水果方面建 議香蕉、木瓜、加州李或黑棗等利便食物。 生活習慣的重新建立也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適當的運動,養成每天固定時間上大號,建 議是吃完晚餐之後;此外,上廁所時嚴禁攜 帶書本雜誌、玩具、智慧型平板與智慧型手 機等會分心的東西。 結語 大部分的兒童只需要調整飲食與排便習 慣,就能改善排便不順的狀況;若不幸產生 便祕症狀,則需要利便劑或軟便藥物幫助孩 子緩解症狀,長時間的追蹤是必須的,有賴 於家長、孩子和醫師之間的相互合作。 表一:兒童便祕—羅馬準則( Rome IV criteria )的診斷標準 四歲以下嬰幼兒 四歲以上兒童 在一個月內有下列 2 個以上的症狀: (1) 一週小於兩次的排便 (2) 曾經有糞便阻滯的病史 (3) 曾經有排便疼痛或排便困難的病史 (4) 曾經有過直徑過粗的糞便 (5) 直腸內有大的糞塊(可能由肛門指診或 X 光檢查得知) 若是正在進行如廁訓練的嬰幼兒,有以下標準可以參考: (1) 戒掉尿布之後,一週有大於一次滲便的情況 (2) 曾經因直徑過粗的糞便導致馬桶阻塞 在一個月內有下列 2 個以上的症狀,且每週發生至少一次 (1) 一週小於兩次的排便 (2) 一週有大於一次滲便的情況 (3) 曾經有憋住大便的姿勢或是意願 (4) 曾經有排便疼痛或排便困難的病史 (5) 直腸內有大的糞塊(可能由肛門指診或 X 光檢查得知) (6) 曾經因直徑過粗的糞便導致馬桶阻塞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