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54

vol.154 . 2018 . 9 月  18 兒童專欄 小兒部肝膽腸胃科醫師 廖舫敏 在兒童腸胃科門診,常常遇到焦急的家 長帶著有排便問題的小朋友來看診,家長們共 同的疑問是:到底多久排便一次才是正常的? 依據醫學文獻,足月生產的新生兒應於一天內 會有胎便的解出,滿週月以前由於新生兒腸道 吸收能力尚未成熟,一天的排便可能介於 1 次 到 7 次左右;有些哺餵母乳的寶寶滿週月之後 可能大便次數變少,變成 3 至 4 天才解一次 便,甚至 10 到 14 天才解一次;在已開發國 家,正常兒童於 6 個月大以後的排便次數從 1 天 3 次到 1 週 2 次均屬於正常。除了次數以 外,也要評估兒童的生長發育是否正常,有沒 有正常的體重增加與正常的排尿次數,且無排 便時的不適、疼痛與肛門出血。 隨著社會型態變遷,家庭組成、生活飲 食內容精緻化的改變,兒童排便障礙與便秘 的求診人數與日俱增,造成家長的困擾與擔 心,也成為一個需要我們注意的課題。 兒童便祕問題面面觀 前言 「醫師,我的孩子好幾天沒有上大號了」、「我家弟弟上完大號擦屁股的時候衛 生紙上有血」、「我女兒是不是有便祕?該怎麼辦?」 如何評估兒童是否有便祕 便祕為最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腸道疾病, 佔了全部兒童腸胃科來診的 25% 左右。一 般來說,兒童便秘多好發於三個時期: (1) 6 個月到 2 歲,此階段喝奶量減少且開始吃副 食品,但纖維量攝取過少,長期缺乏纖維質 造成嬰幼兒的便秘; (2) 剛上幼稚園開始進 行如廁訓練的時候,容易因不敢上大號造成 排便障礙; (3) 國高中生階段,通常是排便 習慣不佳或是無法專心如廁導致便祕。 便祕的定義為大於兩週的排便不順或排 便困難,且合併有不舒服的症狀。另外也可 以參考羅馬準則( Rome IV criteria )對於 兒童便祕的診斷標準(下表一)。 便秘的兒童什麼時候需要特殊檢查呢? 患有便祕的兒童當中,有九成是屬於 功能性便秘,只有少數兒童的便秘導因於腸 道神經與蠕動功能障礙。當孩子合併有嚴重 腹脹、生長遲滯、體重偏輕、神經學反射異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