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54

vol.154 . 2018 . 9 月  16 兒童專欄 小兒部兒童消化科主治醫師 邱郁淳 甚麼!!小孩也會長大腸息肉?! 三歲男童因為間歇性血便,治療便秘肛 裂後未改善,故由診所轉診至本院,經 大腸鏡檢查後發現直腸處有一顆直徑 2 公分之「幼年型大腸息肉( Juvenile polyp )」,經大腸鏡將息肉切除後順利 出院返家,血便症狀解除。民眾往往以 為中老年人才會出現大腸息肉,其實不 然,兒童亦會有腸息肉生成,但好發機 轉與成人有所不同;因此,兒童若出現 血便現象依然要提高警覺。 息肉是指從黏膜表面突出的異常生 長組織,在沒有經過病理檢查確定前,一 般通稱為息肉;經病理組織檢驗後根據其 組織型態可進一步分類成不同致病機轉。 腸息肉是臨床常見的疾病,其發生率隨年 齡增加而上升,人體的全消化道都可以有 息肉生長,其中以結腸和直腸息肉最為常 見。兒童的腸息肉又可以分為多種,其中 兒童大腸息肉 以幼年型腸息肉最為常見,約佔 96% , 其次為家族性息肉症或其他更少見的息肉 增生疾患,兒童或青少年之大腸癌雖偶有 報導但發生率相當低。 幼年型息肉( Juvenile polyp )大 多為偶發型,部分為幼年型息肉症群 ( Juvenile polyposis syndrome )的表現 之一。幼年型息肉好發於 1 ∼ 7 歲的兒 童而命名,以 5 歲左右最常見。幼年型 息肉可以發生於全段大腸,但最好發於直 腸和乙狀結腸,其形態大多呈現球形或 卵圓形,直徑從數公釐至 2 公分最為常 見, 7 成以上病患為單顆息肉,多發型可 能有多顆息肉(全大腸不超過 5 顆)。幼 年型息肉球狀表面如草莓樣並長有長蒂連 接附近腸黏膜,蒂狀部分為正常結腸粘 膜,當接近息肉時粘膜上皮轉為肉芽組 織;小顆的息肉因為其蒂較細,在成長過 程中息肉有可能會自行脫落而在糞便中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