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網 NO.150
vol.150 . 2018 . 5 月 22 兒童專欄 迷思三 已經很常讚美孩子了,怎麼還 是沒有信心面對挫折 家長們多半可以觀察到,挫折容 忍不足的孩子,多半缺乏信心,於是不 管孩子大小成就,家長都大大地給予讚 許,成天把「你最棒了」掛在嘴邊,卻 發現有時奏效,有時沒效,家長不禁苦 惱,難道是給予的肯定與鼓勵不夠嗎? 讚許與肯定是必須的,但家長給予 讚許的方式也很重要,當家長僅只是讚許 成功經驗,那孩子感受到的,可能是家長 只在意結果,或者認為,唯有成功或表現 好才會被愛,自然每次面對挑戰,都患得 患失,無法抱持平常心,會過於在意結果 而害怕挑戰,也容易為了單一失敗經驗而 全盤自我否定。因此,要培養孩子的挫折 容忍,失敗與成功的經驗一樣重要,即成 功與失敗皆是寶貴的經驗,都值得被讚 許,家長除了讚許成果之外,還可以用以 下的方式肯定孩子: 1. 肯定孩子持續努力的意圖(如,雖然 這次還沒有得到第一,但我看到你這 次真的很努力,願意持之以恆地,這 麼有恆心跟耐力,真的很不容易)。 家長肯定孩子持續努力的意圖,可避 免過於強調結果,同時避免讚許過度 空泛,讓孩子可以從中瞭解到,相較 於最後的結果,可持之以恆,維持毅 力與耐力,也同樣具有價值。 2. 明確指出孩子這段過程中進步所在並 加以肯定(如,雖然這次還沒有得到 第一,但我看到你一直都有在進步, 你上次只能跑 3 圈操場,但你這次已 經可以全程跑完了)。明確指出孩子 努力的方式與內容,讓孩子瞭解進步 的來源,協助孩子為進步或成功做正 確歸因,增進孩子的控制感,同時也 讓他瞭解未來持續努力的方向。 3. 明確指出並肯定孩子的努力內容 (如,你願意每天花 30 分鐘晨跑練 習)家長明確指出進步所在,可減少 孩子以二分法看待結果,一旦贏了就 得意洋洋,輸了就全面否定一切。這 也為了讓孩子瞭解到,每一次的努力 都有價值,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是為 了更接近目標。 4. 家長鼓勵孩子自我肯定,自我讚許。 不光是家長給予孩子讚許,家長也可 以鼓勵孩子說出對自己的讚許,相較 於他人給予的讚許,自我讚許對個人 而言更為深刻,並內化到孩子的自我 概念,未來孩子不管面對到甚麼樣的 困難,都還是可以從每次的經驗中, 找到自我肯定與持續努力的動機。 除了讚許之外,家長也可以指出 孩子在嘗試與活動歷程中所感受到的喜 悅,像是:當你專注在畫畫時,你看起 來總是很開心,讓孩子理解到,不光是 結果值得被重視,歷程也同樣重要,而 學習歷程中所感受到的喜悅,就是最大 的收穫。 最後,給父母的話: 挫折容忍並非一蹴可幾,無論對 於家長或孩子而言,挫折容忍力都是由 日復一日的練習而來,孩子的狀況可能 進退起伏不定,家長在引導過程中,可 能也不免感到挫折,在這個時候,家長 別忘了,這些挫折情緒也是可以被接納 的,且當家長可以自我接納,並持續陪 著孩子一同努力,也就是挫折容忍的最 佳身教。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MTYzMDc=